兩個小朋友相差兩歲半,雖然很公平地安排了一個長得像媽媽、另一個長得像爸爸,但不管走到何處,都有人說她們長得很像,最扯的一次莫過於兩個小傢伙坐在餐廳裡,點菜的阿姨一時不察(大概是因為失去了身高差距這個重要憑據),竟然問:「她們兩個是雙胞胎嗎?」
不知道為什麼,荳荳圓圓好喜歡「雙胞胎」這個字眼,也許是從那隻名叫奧莉薇的小豬和爸爸的對話中開始,小小孩不知為何,讀到了這個所謂的「笑點」,從此之後,讀這個段落總讓她們咯咯笑著;從此之後,「雙胞胎」就成了形容詞,形容所有相似或相同的事物。
在成為母親之前,我並不是一個喜愛孩子的人,很少有小孩會引起我逗弄的興致,如果真有什麼讓我會多看兩眼的小孩,大概就是那些一模一樣的孩子吧!
對我來說,兩個這麼相似的形體,卻裝著兩個不同的靈魂,將要擁有兩個不同的人生,帶著一點神秘的意味。在從未夢想過母親這個角色的少女時期,我卻想像過如果擁有一對雙胞胎,要把他們放在不同的房間,測試他們是否有心電感應。此外,兩個粉嫩的小東西穿上一模一樣的衣服,很難不可愛吧?
兩個人家中都沒有雙胞胎的基因,雖然也曾抱過小小的期望,不過,我們還是老老實實、按部就班地生了兩個差了兩歲的雙胞胎。雖然也知道買雙胞胎衣服非常不符合經濟效益,但有時還是忍不住會替姊妹倆買個一兩套同款式的衣服,聽她們說起要穿「雙胞胎衣服」時那樣開心的笑聲。
這幾天荳荳在台中,兩個小傢伙兩地相思,只能靠電話一解相思之苦。
從圓圓前言不對後語的內容,我實在很難推想她們對話的脈絡是什麼,但話筒裡傳來的朗朗笑聲,和圓圓笑得瞇起眼的表情互相補充著:我們有我們的默契。
不知怎地,突然想到,孩子的爸告訴我的:某天早晨臨出門前,兩個小傢伙在門口嘰嘰咕咕,不時夾雜著咯咯笑聲,最後姊妹倆笑臉盈盈叫了聲「爸爸」,然後齊聲說道:「我們是雙胞胎小笨蛋!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