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的兩個孩子都是特教生,那天提到小兒子的早療團體需要同儕,問我是否願意讓荳荳參與,由於自己在學校裡間接接觸了不少特教生,知道這些孩子的辛苦,二話不說就答應了。
從幼稚園急煎煎的趕到,課程已經開始了。
簡單的房間裡,有三個三、四歲上下的孩子,兩個老師,再加上荳荳,以及一看姊姊進教室就二話不說也鑽進去的圓圓。
進行的活動都很簡單,甚至略顯單調,幾個家長擠在略顯陰暗狹窄的走廊,透過門上那扇小小的窗戶,認真地討論孩子們的表現與進展。
前段日子剛參觀雲門律動和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教室,那敞亮的教室和那些家長敞亮的心情,對照此情此景,不管是空間上或情緒上,都顯得太奢華了。
這是個自閉兒的早療團體,家長們一個星期要花上四、五天的時間,參與各項對孩子有幫助的課程;她們討論的內容,都不是我這個母親所熟悉的範圍。
她們說的不是「哼!你就不知道我兒子有多皮!」,而是「最近我都讓他咬魷魚絲,希望他的口語狀況可以進步」;她們的擔憂不是「唉!不知道應該讓他練鋼琴還是學小提琴」,而是「他還是沒有辦法看著人說話」;她們的課題不是「怎麼樣讓我的小孩乖乖聽話」,而是「老師終於逼得他掉眼淚,能夠慢慢表達傷心的感覺」;她們的欣喜不是「看!我兒子現在已經會看英文故事書了」,而是「好棒喔!他竟然主動向小朋友要東西吃」
於是,老師以及那些媽媽們對荳荳圓圓的讚美,也是我當媽五年多來從未聽過的。
「你的小孩玩得好好!」
「她們在角色扮演的遊戲時,演得很好!」
「她們加入以後,團體氣氛比較活絡,孩子也變得比較主動」
荳荳圓圓在家裡花招百變的玩法,還有讓我心煩意亂的各式角色扮演,在這群缺乏彈性的自閉兒中間,都成了珍寶。
課程結束,母女三人坐捷運回家,兩個頑皮蛋依舊一路吵鬧不休、花招不斷,作娘的當然還是恐嚇怒斥以對。
但心裡很清楚,這些在平凡不過的小事,都是那些家庭奮力爭取的幸福。
- Feb 21 Thu 2008 00:42
另一種心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